2019未来医疗产业树报告:供需视角解析产业结构,三维视角观察行业演进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五年来对医疗新科技、新模式进行了持续跟踪和研究,总结出诸如“域”模型、医疗不可能三角、医疗大数据蝴蝶结等模型,在2019年未来医疗100强大会上,发布了《2019未来医疗产业树报告》。
本文为报告的部分节选,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下载完整版本。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受制于医疗行业以上下游结构为核心的传统结构框架体系,创新部分很难找到对应的位置和合理的逻辑框架。故希望在本报告中呈现我们的一部分思考:
①跟随需求这一核心变化,从社会、经济、政策、生态等四个方向分析医疗服务机构的需求趋势;
②制作一份医疗健康创新产业图谱;
③探寻细分领域的解决方案,分析其所需的场景以及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下的工具及企业案例。
2019中国未来医疗产业树(本图片由于压缩比例清晰度有限,可在动脉网报告区免费获取《未来医疗产业树》高清大图)
产业树缘起
在医疗行业,我们将患者需求分为治疗需求、健康维持需求、“更好需求”,这些需求在以医疗机构为主的医疗场所被满足,这些医疗机构通过使用包括医生+医疗功能的器具为一体的解决方案满足患者需求;产业研究便是挖掘这套解决方案背后的功能构成及企业情况,通过长时间跟踪,洞察行业变化趋势。
域模型是动脉网产业研究的源点模型,我们认为,唯有大变革,才有大机遇。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困境将通过变革达到新衡态,这是所有相关方的重大机遇。
1.生态构成:底层技术、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协调社会运行的规 则机制与法度。
2.域、重新域定:当域里的关键技术逐渐演进最终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时候,旧域 会跃迁到新域,经济运行模式会在此基础上达到新的稳定,这个过程成为重新域定。
3.关系时间:从旧域到重新域定的过程,很少会一蹴而就,一般需要20年甚至更 长的时间,这个所需的时间哲学家称为relational time。
以域模型为基础,动脉网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推论,帮助了解和认知产业发展过程。
1、推论一:创新企业6阶进化模型
我们将创新企业的发展分为萌芽期、验证期、拓展期、竞争期、兼并期、成熟期六个阶段,处在不同阶段的企业分别面对着概念提出、技术验证、产业合作确认、资本验证、营收验证、利润反馈的核心任务。
2、推论二:区域产业集群形成
技术驱动的产业发展曲线上,必然产生大量的新企业。新企业具体的空间载体可能被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
以技术为核心驱动的 产业发展可能与载体平台的区域发展产生共振,从而为未来医疗标杆城市的诞生创造可能。
角色关系定位
我们重新梳理了医疗行业里七个主要要素的角色和相对关系,建立起我们看待医疗产业的视角。我们就以这个视角构建出下面这个未来医疗产业树。
在三大技术集群的推动下,新的需求被高效聚合并与场景深度结合,全新的市场被激活。政策作为唯一的主动性要素,是产业演化的重要开关和阀门。
过去6年投入到这个领域里的近4千亿的医疗基金是驱动性要素。在此基础上,原有的产业结构被不同的逻辑重新解释,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被打碎并重组。
1、需求与解决方案的耦合
在我们构建的产业体系中,需求-解决方案-供应商定位作为三个关键节点,由流量通路和市场渠道连接,接下来我们也将分析他们的变化。
2、支付、数据及医疗解决方案之间的博弈
医疗支付改革历来是医改的首要任务,但从按项目付费、总额预付制到按单病种付费,各种模式令人眼花缭乱,医保负担仍在持续加重。
目前,数据纷杂、 无逻辑、无标准也成了医院研究数据的痛点。医保局代表所有医疗需求方和医疗解决方案提供者进行绩效博弈。
随着DRG支付全面推进的政策启动,大数据驱动医院精益运营 升级必将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也成为价值医疗升级 的基础保障。
医院构建CDR与ODR数据中心,将进一步促进医 院进入以病人、病种服务价值为中心,以成本管理为导向的科 学化临床路径规范指导决策的新时代。
3、政策与资本的投票权
政策是把控产业进程的流量阀,是产业推动者唯一能掌握的主动性要素。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业政策具有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主要是:可以调整商品供求结构,有助于实现市场上商品供求的平衡;可以通过差别利率等信贷倾斜政策对资金市场进行调节,有助于资金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可以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促进区域市场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发育和形成。
产业政策可以调控经济结构,即调控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区域布局结构,使社会资源在各产业、行业、企业、地区之间得到合理配置,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还可以调节供给,即通过促进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供给总量和结构都能满足需求,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总量、结构的平衡。
然而产业政策在制定中具有自己的滞后性。新产业来自创新。而创新通常是难以预见的,因此产业政策总是在创新发生之后才得以制定。
同时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经过调研、试点、推广,整个一系列过程,因此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所以产业政策往往只有当产业进行了多种路径尝试,获得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并有相应的承接能力后才会推出。
在产业发展中,资本更多的充当了催化剂的作用,推动有发展潜力的细分领域更快发展。
通常我们把医疗健康领域分成三个大的门类:医疗服务、医药和医疗器械。
在医疗服务企业的投资上,医疗服务作为知识密集型的投资行业,人才必然是其经营的重中之重。如何吸引、发展和保留人才,如何制定人才激励机制,是医疗服务投资的核心。
在医药企业的投资上,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是资本关注的热点。
在医疗器械企业的投资上,资本更加关注医疗器械公司自身的研发能力,从长远角度来看,未来其产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核心竞争力。
除了自主研发能力,资本更加注重企业的产品能力、渠道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通过分析资本的投资轨迹,我们标出了康复机器人、远程康复、康复信息化、骨关节康复、康复护理和心肺康复六大领域为康复未来的黄金赛道。
变化观察
医疗产业变化的源点,在于经济、人口、疾病谱的快速演进。经济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支付能力;而人口和疾病谱的演进则代表着主要患者人群和医疗需求的变化。
在源点之外,技术、医疗组织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也影响着医疗产业的发展。
从技术的演变角度来看,技术的发展会引发与技术相关的其他要素的变化,从而推动生产力的整理改变。
当技术提高,从而使得劳动力素质、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技术水平提高时,生产力就会由此更上一个台阶,因此,技术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当今时代,技术的发展是生产力的生长点。
近代社会中,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纺织业、冶炼行业的变革,近代生产力在蒸汽机的基础上生发起来。
医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一代代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成为了医疗生产力的生长点。
医疗组织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型的子系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医疗组织必须根据社会系统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动,采取相应的组织形式,保持对环境的适应力。
医疗组织的活动是在不断变动的条件下以反馈形式趋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因此,必须根据医疗组织的近远期目标以及当时的条件,依势而行。医疗服务需求没有止境,患者除了治愈疾病的需求,还有改善健康的需求。
因此,医院组织要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保持敏锐度,站在患者的角度,将技术带来的生产力变化融入患者的需求。
随着技术发展,生产力革新,医疗组织重构调整,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意识开始形成。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意识,是高质量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是根据环境、文化、 医疗体系的不同,认可患者和患者的家人作为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和主角,把患者的价值观、个人偏好以及特殊需求融入到其治疗方案之中。
技术浪潮冲击,新通用技术时代来临
时代涌现出的数字技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和新材料技术,共同塑造了联动的长期未来。依托物联网、5g、基因测序、大数据等通用技术,标志着不间断感知,无缝计算的智能时代即将到来。
医疗科技的创新在预防、检验、治疗、康复等领域都已经开始涌现,比如HPV疫苗、细胞治疗、人工智能医学检验和机器人技术等。
1、数字技术成为疾病治疗的底层基座
数字治疗是把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医疗方式,是公共医疗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目标。根据BCG的预测,我国的数字治疗市场将在未来5年迎来迅猛发展,预计到2020年价值将达到1100亿美元。
数字治疗绝不仅仅是数字化医疗设备的简单集合,是把当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医疗方式。
在数字化治疗中,病人能以最少的流程完成就诊、医生诊断准确率大幅度提高、病人病历信息档案记录着所有当前和历史病人的健康信息,可以大大方便医生诊断和病人自查、真正能实现远程会诊所需要的病人综合数据调用,实现快速有效服务,数字化医疗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实现医疗设备与医疗专家的资源共享。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拥有完善健康信息的数据库更具有权威性,健康信息系统的建立,能极大提高竞争力。
从医学逻辑出发,疾病治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长期跟踪和行为干预,涉及大量信息的运行与传输,数字治疗是技术进步推动方兴未艾的趋势。以AI技术为例,正是由于AI技术发展,数字治疗的范围扩展到AI相关领域。
数字化医疗无论将来如何发展,都是以现有技术为基础的,未来医院的功能无论有多么强大,它都是在一个基本的结构上实现的,可以将这个结构简单的归纳为4个部分-数字化的医疗设备,数字化设备构成的网络,网络之上的数字化医疗系统以及基于数字化的医疗系统的服务。
数字化治疗的浪潮将为医疗治疗过程带来生态和交互的改变,引起三大趋势变革:“服务即产品”的医疗解决方案、 云端成为跨行业合作的核心平台、大型科技企业将获得高收益。
2、5G+物联网将推动实时体征监测快速发展
5G融合了毫米波、微基站、网络切片、波束赋形等一系列先进的通信技术,能够为语音、音视频、游戏、VR/AR、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提供移动网络支撑,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向数字化转型。
5G能够为高清视频、物联网、VR/AR、机器人等提供移动通信支撑,将广泛应用到智慧交通、移动医疗、云游戏、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行业,其所产生的数据量将呈现指数级增长,用户峰值速率可达到10Gbps,届时将是数据爆发的大时代。
5G之所以能够为各大行业技术应用提供通信保障,得益于其背后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撑。如高频率的毫米波,其带宽高,传输的信息量大。
网络切片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要求设置多个独立或共享的通信网络。还有端到端的技术,可以不用再通过第三方基站而直接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降低时延。
因此,不管从5G的新特征,还是从其基于的关键技术,其所展现出来的性能指标都是以往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所无法匹及的。那么,5G又是通过怎样的架构来实现其应用价值的呢。
蜂窝、Wi-Fi和蓝牙使得物联网能够跨越平台使用,而5G则是将这些东西连接起来的纽带。物联网设备具有不 同的功能和数据需求,而5G网络能全部支持。
5G与其前身的区别在于连接设备、快速智能网络、后端服务和极低的延迟。这些特质使得一个完全互联互通的世界成为可能。
到2020年5G网络将支持超过200亿个连接设备、212亿个连接的传感器,并能够访问从智能手机到远程监控设备等各种设备收集到的44兆字节的数据。该生态系统将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成为可能。
在医疗健康领域,并不是所有的场景都需要5G,5G也没有完美到可以支撑所有的应用场景。我们根据前期的调研,结合相关文献,发现只有那些涉及大量数据传输、需要高清视频、对信息传输时延要求短的医疗场景, 5G才能充分发挥其所具备的优势。
无线监测是指通过生命体征监测仪或可穿戴智能设备对患者的血压、血糖、心率等进行实时、持续的监测,并将这些体征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传输给医护人员。
无线监测需要持续、实时、动态的反映被监测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能够将分析处理过的数据传送到医护人员显示终端,以便实时掌控其情况。特别是针对突发性疾病患者,无线监测的报警时间直接影响患者的抢救相应时间。
除了对设备、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还可以实现对部分设备的控制。比如在无线输液监测中,基于5G网络的无线输液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输液监测器等物联网设备,对患者的输液进度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由于5G的低时延性,如果发生跑针或输液快结束时,能够快速向护士报警,护士能够第一时间前来处理,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大规模物联网涉及医疗物联网(IoMT)生态系统,将包含数以百万计甚至数十亿的低能耗、低比特率的医疗健康监测设备、临床可穿戴设备和远程传感器。
医生依靠这些仪器,能不断地采集病人的医疗数据,如生命体征、身体活动等信息。这些数据将由医疗服务提供方实时地接收,并让他们能够有效地管理或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这些数据支持预测分析,使医生可以更快地检测出被测量者的健康模式,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医疗行业的技术升级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大量机会,帮助它们渗透新的价值链,这有利于整个物联网生态的合作。预计2026年,营业额为760亿美元的运营商都将向5G医疗转型。
为了成功转型,产业链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将至关重要。爱立信ConsumerLab的报告《医疗到家庭护理》中指出,86%的跨行业决策者认为,除了作为网络提供商,运营商还可以提供系统集成以及应用和服务开发。
为了实现患者应用程序处理方式的改变,患者数据需要采用集中存储,最终将使得医院转变为数据中心,医生也会同时转型成为医疗数据专家。这样一来,患者便可以在线访问医疗数据库,帮助他们轻松管理护理的质量和效率。
45%的跨行业专家认为:这将是医疗服务的革命性突破;而47%的电信决策者认为安全访问将是一个关键挑战。
一位专家表示:“通过这些监控技术,5G无疑将提供医生与病人保持联系的能力,无论是在救护车外还是在患者家中。”
目前来看,5G技术还尚未成熟。但到2019年,第一批供应商计划将这一技术发挥到最大的潜力。
IHS的市场报告显示,到2035年,5G技术的销售额将达到1.1万亿美元,占全球5G经济的9%以上,即12.3万亿美元。
这一影响大致相当于将印度的经济规模扩大到目前的全球经济。此外,与5G相关的价值链将达到3.5万亿美元的产值,全球新增2200万个就业机会。
要达到这一目标,将不仅仅靠充分利用技术就可实现。这个行业已经开始转向基于结果的模式,政府的政策变化将有助于加快这一进程:如通过税收和政策等激励供应商。政策需要为创新和知识产权提供保障,以确保5G开发者能得到相应的补偿。
3、基因检测、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将开启精准医疗新生态
CAR-T疗法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自2017年诺华和Kite两款CAR-T产品获批上市后,全球对细胞免疫疗法的热情快速升温,其研发管线规模已在整个肿瘤免疫疗法领域雄踞榜首,免疫疗法还被视为继放化疗、手术、靶向治疗之后的第四种抗癌方式。
据《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报告,截至今年3月,全球范围内共有1011款已获批或正在研发之中的细胞免疫疗法,相较去年同期增加258个;其中CAR-T疗法超过五成,共有568款,相较截至2018年3月增加164个,反映出业界对于CAR-T疗法的巨大热情。
其中,美国与中国拥有获批与在研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数量分别超过了400与300个,合计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三。
除了业界的热情,各国医保体系对CAR-T疗法也表现出了接纳与认可。继英美两国将其纳入医保之后,今年5月,日本也宣布将其纳入医保。
就在10月30日,诺华研发的全球首个CAR-T疗法Kymriah也获得在中国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这些进展意味着,不仅欧美市场对它的需求会不断增加,未来中国可能也将会引进该药用于临床。
据Coherent Market Insights预测,在2018-2028年期间,全球CAR-T细胞治疗市场价值将以高达46.1%的平均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北美仍将占据全球CAR-T细胞治疗50%以上的市场份额,欧洲市场居于次席。
但随着中国CAR-T相关政策 的推进以及研发力度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CAR-T行业市场,中国有望在未来短时间内弯道超车,占据很大一部分全球市场份额。
基因检测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医疗领域,应用最为商业化的领域未来发展势头最好。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有机会看到自身的源起,基因解读和基因编辑技术让大家看到了对健康主动管理的曙光。
目前,基因技术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和非医疗领域,我们针对医疗领域的基因技术又设计了一系列的评估指标,进行商业化评估,筛选出未来发展势头最好的几个领域。
根据基因检测的现有研究方向,通常可以将基因检测的应用分为医疗领域和非医疗领域。医疗领域主要包含消费级基因应用、临床级基因应用和基础研究与研发。
根据动脉网.蛋壳研究院的指标体系,我们可以对基因应用做出评估,大概率肿瘤检测、遗传病风险预测、精准用药、代谢能力方面的应用会成为未来发展势头最好的领域。
产业组织体系变革
1、第三方医疗机构进入成长期
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又称“独立医疗服务机构”,是指在传统的医院体系外设立、专注于提供某项诊断、检验或专科医疗服务的机构。
2013年10月,政府便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
2017年2月21日,国家卫计委新增“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5类医疗机构类别。
2017年8月,国家卫计委新增5类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类别,包括: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
根据《2018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目前全国医院有290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接近100 万家。如果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开设检验、影像、病理科,从业人员缺口较大。集中设置第三方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开放,在保证质量的同时, 有利于集中有限的医疗资源,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同时医疗器械技术发展,使得部分医疗行为成为标准化流程,为在院外开展提供可行性支撑。一些高端的技术,在一家医院开展的业务量并不多,不符合成本效益,如果能有第三方独立的来提供服务,利用契约式的进行管理,有利于质控,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因此,在分级诊疗政策的引导下,第三方医疗机构地位被承认,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区域资源共享。
在第三方医疗机构的发展态势下,我们预测未来医院将发生功能外移,形成医院与第三方医疗机构共同承担医疗服务功能的生态体系
根据动脉网·蛋壳研究院对行业的认知积累,我们将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按照市场容量(以市场规模在500亿人民币为分水岭)和竞争情况(以相关企业数量为200家为分水岭)粗略地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市场:随着市场格局和商业模式逐渐清晰,潜在市场及利基市场的进入到成长期。
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本质上属于重资产服务业的范畴,它的特点在于难以做大,但是一旦形成规模化的发展,它的“马太效应”也将更加明显,潜在回报巨大。
第三方医疗服务行业一个关键竞争要素是融资能力,因为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只有不断获得资本的支持,才有可能不断壮大,形成连锁化、集团化发展的可能性;之二是运营能力,因为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同职能的要求,运营者只有充分对各种资源进行协调和整合才能保证企业一直处于稳健的成长状态。
而在两个要素中,我们认为管理团队的运营能力是获得资本支持的关键,因此后者更加重要。
行业标准及运营规范已经出台,相对自由健康体检、眼科等行业已经杀红了眼, 而服务临床的影像中心、病理中心等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观测点:国家对 这些存量资源的再分配方向。
例如,影像科设备的更新周期是10-15年,现在离下一波设备更新周期已经很近, 我们只需要观察国家对二级、一级医院影像设备的支持力度。
2、医疗机构解构与合纵
传统医疗机构以地缘划分机构,医联体是基于发达的信息技术,重新定义了传统医疗机构的边界。医联体将某个区域内的多个医疗机构,依据其本身的能力与优势,通过职能划分与重新分工,构建为医联体内部的职能部门。
而医联体则成为一个更大的医疗机构,地缘影响弱化,传统 医疗机构的边界被重新定义。
医疗机构本身的大变革,尤其是其内部关系的大变革,势必会影响机构外围的供给方、付费方以及各方服务机构。
从形 式上讲,医联体政策是医疗机构业务关系的重新定义;从商业上讲,医疗机构医联体改革,势必会造成传统医疗链条的 瓦解。对市场参与者而言,其背后隐藏着大量的变动与风险,同时也蕴含着大量的商业机会。
通过医联体,改变医疗生态核心——机构体系的内部链接,进而影响外部付费方、供给方、服务机构与医疗生态核心相互关系,造成价值分配体系的重构,带来全新的商业机会。
3、数字化助推医疗产业进入数据管理时代
“智慧医院”是一个基于技术和结果推导出的概念,它不是单一的技术堆积,也不是某一个功能的代名词。智慧医院是具备信息化、智能化、互联网化特征的医院。
信息化是指,医院建立了不同维度的数据系统以及各维度数据的集成系统;智能化是指,医院运用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智能工作流与运营管理系统;互联网化是指,医院推出了移动应用,为医务人员及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环节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智慧医院能够实现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互联互通,提高医院运营水平,优化诊前、诊中、诊后医疗服务环节的体验。
201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进智慧医院、远程医疗建设。这是首次提出推进“智慧医院”建设,这之后中央和地方通过一系列政策发布,将“智慧医院”的建设推入高潮。
从顶层设计到地方政策,从技术引导到评价指标,一系列政策的发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赋能医院,促进了一个个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智慧医院落地。
可期在不久的将来,明确的智慧医院定义、具体的智慧医院建设扶持政策,将陆续发布。
就医流程塑造了患者在医院的全方位体验,长期以来,医院排队、挂号、候诊、缴费、检查、再就诊、再缴费、治疗、取药、离院等,繁琐的就医过程使得服务效率低下,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
目前,许多医院开展就医流程改造,以门诊为例。
门诊是医院服务的窗口,门诊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开展预约服务,分时段就医,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减少等候时间,能够完善患者就医优化建设,简化服务环节,降低患者在医院无效流动和等候时间,提高服务质量,极大方便患者看病就医。
未来智慧医院的建设将会面临十大需求:
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医疗差错,背后需要有效的数据和必要的人力支持。
医疗安全,比如通过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量化药品效果,持续监测病人体征。
减轻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医生的效率,将可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自动化,让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提高。
提高患者、医生的体验,建设患者服务平台、优化医生工作平台等互联网应用系统。
优化流程,通过移动端将繁琐的业务流程简化。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互联化技术将医院的资源实现智能化利用,提高专家资源、设备资源、病房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降低医疗成本,包括建立相应的系统优化医院管理,实现控费目的。
提高科学决策水平,通过人工智能系统来支撑此需求。
提高科技研究水平,通过大数据技术,助力医院科研。
医疗协同水平的提高,医院内不同专科实现协同,医院之间的医疗实现协同,实现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
4、大型药企的价值向管线投资管理及渠道集合及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变
在2018年美国获批的59款新药中,大型医药公司递交申请的药物数目不到一半。而且,在获批药物中,64%的新药最初的研发活动起源于新兴生物医药(emerging biopharma, EBP)公司。
新兴生物医药公司在最近一年全球年销售额低于5亿美元,研发投入低于2亿美元。这些EBP公司不但启动了大部分获批新药的研发活动,而且能够将其中66%的在研产品推动到递交新药申请的阶段。
这意味着这些EBP公司不但对启动创新研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具备将产品开发推动至递交新药申请的意愿和能力。
医药企业的价值链条正在迁移,从生态系统构建的角度出发,从流程、服务和与利益相关方的角度来改变其业务模式,为患者 提供基于产品在内的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
从处于后期临床研究的在研药物研发管线数据来看,新型生物医药公司公司进行的后期研发项目占2018年所有后期研发项目的72%,大型药企只占20%,大型药企主要依靠收并购等管线投资方式增强研发管线。
增强研发管线,投资在研或即将上市的重磅药物,实现产品组合的互补和协同规模效应也就成了很多大型药企管线投资管理的基本逻辑。
随着“4+7”带量采购政策的逐步实施落地,药品采购模式已经发生变化,制药企业除了力争中标院内市场外,还顺势而为, 借助医药电商平台开拓新的营销渠道,大举进军院外市场。
设立平台,通过互联网渠道来减少流通环节成本,才能减缓压力。很多药企触网后,来自医药电子商务营业收入平均增幅巨大,远高于传统药品流通销售模式的增幅,“互联网+医药”给药企带来无限希望与遐想。
边际成本下降,药企通过收并购管线增强自身研发实力收益率更高,同时,规模效应,中小型药企将研发管线出售给大型药企更有利于自身发展。政策推动,营销渠道集合是药企降低成本的必经之路。
未来,我国制药企业的渠道结构将会形成单一化的渠道结构,单一化的渠道结构对制药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市场运作要求,同时也给拥有竞争性产品组合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
5、研发机构高值化
CRO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研发组织,即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科学机构。
在此,CRO机构是研究机构小型化、高值化的主要代表。
尽管全球CRO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受制于昂贵的研发成本,产业逐渐向中国、印度等CRO行业发展相对成熟、人力成本低的新兴国家转移。
根据南方所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CRO市场规模仅为379亿元人民币,到2018年,中国CRO市场规模达到678亿元,2015~2018年3年的CAGR为21%,保守估计,未来2~3年中国CRO行业市场增幅在20%左右,到2020年,中国CRO市场规模将接近1000亿元。
伴随着全球药企研发成功率降低、研发周期延长和研发费用上升,新药研发投资回报率持续走低,为了降低自身研发费用并控制风险,制药企业纷纷采取新药研发业务部分或全部外包给小型专业研究机构。
此外,随着全球多个重磅专利药的陆续到期,制药企业面临专利悬崖,为争夺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国际制药巨头掀起了新一轮药品研发浪潮。
越来越多的药企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研发成本,纷纷采用CRO模式外包给小型专业研究机构。CRO渗透率不断提高,小型专业研究机构发展前景持续向好。
高值化、小型化的CRO是对比传统CRO来说的,主要指通过大数据、AI、云计算等创新技术加速临床试验进程,缩短药品研发周期, 降低研发成本,或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从而更精准、更高效、更精益地提供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服务CRO企业。
因此传统CRO也逐渐向这个方向布局,在专业方面深化发展,加强提供特色技术与服务。
6、单点医院能力外延,互联网医院产业生态逐渐完善
互联网医院诞生之初,是从互联网医疗的轻问诊阶段过渡而来,主要业务集中在诊疗阶段。
随着政策的清晰和业内探索的深入,诊后的多个环节也成为互联网医院业务的组成部分,并且,这些环节围绕医疗健康领域逐渐增加,连接的实体类型也越来越多,形成了特有的产业生态。
为了更直观地认识这种生态,我们根据互联网医院提供的C端业务、非C端业务(包括政府、医疗机构、医生和企业),梳理出了以下示意图:
示意图中,橙色是互联网医院围绕不同用户群的业务环节,黄色为相应环节所连接的参与者。目前,互联网医院以医疗机构、医生为核心,通过自建或合作的业务,几乎已经连接了医疗健康产业里的参与者。
经过多年探索,互联网医院在2018年终于迎来政策上的确定性,之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9年,互联网医院建设进入又一轮高峰期, 截至11月8日,2019年又有125家企业参与到互联网医院建设中。
互联网医院发展至今,早已突破挂号预约、在线咨询的阶段,也远不止提供《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的部分常见病、 慢性病复诊和“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而是以此为起点,不断做加法、做连接。
因此,结合今年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来看,我们认为,互联网医院产业生态正在逐步完善,外延正在逐渐扩大。
为何互联网医院在不断做加法,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我们主要从市场需求和政策引导两个方面来寻找原因。
从市场需求来看:
单纯的医疗需求是低频的,且客单价较低,很难从单一的在线问诊环节上盈利。而医疗健康则涉及多个环节,需求频次也各有不同,尤其是消费级医疗、健康管理需求正在逐渐增加,互联网医院以在线问诊为桥梁,在确保诊疗合规的基础上,做更多的连接,有利于更好地探索盈利模式。
曾以医药电商业务为主的京东健康,在继2017年底涉足互联网医院之后,今年就提出了“以健康管理为核心”的新战略,将连接和打通产业全链条,融合各方医疗资源,为用户提供贯穿生命全周期、覆盖健康全场景的产品及服务。
京东健康CEO辛利军接受动脉网采访时表示,医疗健康领域很少有孤立的产业,只要进入这个领域,基本上所有方面都会涉及到。这也说明,互联网医院很难以独立的诊疗业务存在,全方位的连接至关重要。
从政策方面来看: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规定了网络禁止销售的药品,名单里没有出现处方药。这意味着网售处方药不被明文禁止,只是具体的规范办法还需等待监管部门制定。
由于互联网医院针对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已经拥有处方权,因此,互联网医院将成为网售处方药的重要处方源,这就加快了互联网医院与医药电商、药店、药械企业等的融合发展。
此外,医保支付未打通一直被视为阻碍互联网医院发展的重要原因。今年8月30日,在业界的热切期待中,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为互联网医院的医保支付指出了方向。10月起,银川开始试行高血压、糖尿病在互联网医院就诊进行医保报销。
医保政策出台和地方开始试点,一方面让行业备受鼓舞,因为这是对互联网医院的进一步肯定,也意味着常见病、慢病在线上就诊有了更多动力。
但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对“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做了严格要求,强调的是核心诊疗部分。意味着企业参与建设的互联网医院,若希望直接从医保中获得大量收益是很困难的,而应该探索更多新技术、新服务,促进医疗服务的降本增效。
互联网医院参与者的多元化
回顾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历程,企业参与建设的互联网医院中,早期以互联网企业或信息化企业为主,他们具备信息技术优势,可以迅速帮助医院实现互联网化。
但今年以来,我们发现,参与互联网医院建设的企业进一步多元化。此外,公立医院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建设互联网医院。
对于三甲医院来说,建设互联网医院可以将线下医疗资源往线上迁移,在常见病、慢病方面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在疑难重症方面,通过远程会诊、医联体协作等方式可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从而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或者避免患者跨区域求医,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整合资源的会员制服务成常见盈利模式
互联网医院在构建了产业生态后,可纳入的资源大大增加,将这些资源融合起来,可根据用户需求打包出售。因此,会员制 服务成为常见盈利模式。
我们梳理除了各大互联网医院的主要会员产品类型,这些产品结合了互联网医院的核心诊疗部分以及延伸出的健康管理部分,将不同频次、同一类人群的需求结合起来,为医疗提供附加值,提升资源和需求的匹配程度。会员购买产品后,可享受一定程度的折扣,甚至是部分免费服务。
综上,互联网医院产业生态形成后,将连接的资源做进一步融合,又可以为自身寻找更精准的定位。我们预计未来可能出现这些趋势。
专科互联网医院类型更广
按照政策规定,互联网医院可对常见病、慢性病进行诊疗并开具处方,而常见病、慢性病却没有严格的界定。
目前,已经有不少互联网医院从专科入手。今年,京东健康也宣布,将对心脑血管、糖尿病以及精神疾病等病种开展专病管理。无论从政策引导还是市场需求来看,专科、慢病都是互联网医院较好的选择,有利于更好地整合资源,并集约化利用。
互联网医院成为药品流通重要渠道
患者需要疗效更好、负担得起的药物,尤其是优秀的新药;药企需要更精准、效率更高的渠道。互联网医院在疾病筛查、药品零售配送、保险支付等方面做好连接后,就能很好的成为药企与患者之间的桥梁。
社会意识塑造
1、消费需求:基础医疗+心理消费铸就市场繁荣
消费医疗泛指非公费、消费者主动选择实施的市场化医疗项目。消费医疗涵盖了整形、微整形、抗衰老、齿科、眼科、妇产、皮肤、减肥、营养、心理健康、宠物等领域,具有单次消费价格高、复购频率高等特点。消费医疗的用户群不是针对病人,而是消费者。
消费需求是由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个体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消费医疗的创新在于立足于用户需求,建立用户模型,开发出创新产品。需求来源于三角模型最上面的缺乏感,厂商需要探索,用户的内心,有哪些缺乏感。
这些消费需求集中体现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与患者体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调查显示:70%的患者希望能够以他们理解的方式进行沟通, 同时也希望在治疗中获得尊重。
基于标准化解决方案的专科连锁开始崛起。尤其在眼科、口腔、体检等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行业龙头凸显,通过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从单店盈利到连锁扩张的规模化发展路径。
2、患者渴望更多的信息,然而其与医生之间的信息差却始终无法抹平
患者对相关的医疗服务和产品信息进行搜索,通过得到的信息对服务和产品进行选择,从而用最少的投入来获得自己最理想的医疗服务和产品,这就是搜寻行为。
患者信息搜寻的目的在于减少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对医疗服务的价值、质量做出识别和判断,减少患者的不确定性风险,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从而实现患者效益的最大化。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认为健康知识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会在就诊前花费尽可能多的时间搜集可能有的信息减少就诊的不确定性。这说明患者对于信息的渴求是无止境的。
医疗服务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医疗信息虽说只是医疗服务中的一部分,却直接影响着医患之间的沟通效果,理解患者对于信息的需求层次可以帮助医院管理者或服务设计师抓住患者需求的重点,在满足患者的医疗信息需求时能够做到有条理性、有针对性。
一方面,患者对医疗信息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良好的就医体验,另一方面,医疗服务所带有的附加价值也得以体现。
患者通常会从百度开始他们的搜索,但是会花很多时间在百度的结果里查找可靠的信源。由于医疗信息的专业性,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从专业的医生网站上查找信息,因为他们更加相信专业的意见。
根据凯度在《2018中国医生/患者数字化生活调查报告》中提出的数据,中国患者每周至少上网26小时,其中有29%的时间用来寻找与医疗有关的信息;中国患者最感兴趣的信息是医学/疾病科普资讯、用药帮助/参考、在线问诊和咨询;然而,中国患者的满意度并不高,主要原因是他们很怀疑自己找到的信息的质量。
患者最感兴趣的内容是疾病的基本知识/科普教育、养生保健的知识、药物信息和使用说明。
随着患者们从数字平台上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他们也开始变得更积极地表达自己的就医意愿,医生与患者共同决定治疗方案的模式渐渐浮出水面,而中国是世界上这个模式最常见的国家。在风险较低的发烧和感冒的治疗中,医生甚至可能完全听从患者的主张。
即便如此,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信息查仍然无法抹平。医疗过程中患者极度缺乏信息,增加了患者医疗服务时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医患信息高度不对称是医疗市场区别于其他市场的重要特征。因为医疗服务专业性很强,一般患者缺乏医疗服务知识,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缺乏医院的管理信息。
根据不对称信息下医患博弈模型,如果患者认为医院会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那么患者选择就医,而医院知道这 一点,就会选择提供低质量的医疗服务,此时医院的利润为2,远远高于正常的利润水平,说明医院获取了超额利润,而患者的效用为-2,利益受到损害,而患者对此事先并不知道。
信息不对称使患者在消费医疗服务过程中具有被动性,患者往往是主动寻找医院,被动接受服务,患者不能选择医疗服务的类型、内容,一切听从医院的安排。
正是由于信息差天然不可克服,市面上出现了一系列旨在减小医患信息差的产品和服务,希望抓住信息差市场的需求点。
未来,互联网医疗将在一定程度减小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信息差,但由于线上问诊大部分还是属于轻问诊,线上点评也很难覆盖到所有治疗。
综上,医患信息不对称将导致医疗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医疗市场的效率,损害患者的利益,因此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缓解医患信息不对称的状况。范围的所有医生,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信息真空地带依然存在。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三点看法:
建立医疗信息公开制度
医院患者关注的医疗信息通过适当的方式公开,方便患者查询。
医疗信息公开制度一方面可以增加患者信息量,降低患者的信息搜寻成本;另一方面制度本身具有信号传递的作用,好医院更愿意将自己的信息向社会公开,以区别于其他的医院。
加强医患沟通,建立互动型医患关系
传统主动-被动型医患关系中,医患缺乏沟通,医院处于主动地位,患者被动接受治疗。建立互动型医患关系,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双方共同协商,参与医疗方案的决 定和实施,尽量缓解信息不对称。
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树立品牌
良好的品牌本身就是一种信号,医院通过树立品牌向患者传递信号,以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
3、医生品牌的塑造将成为行业共同需求
在线诊疗平台正成为医生品牌塑造的一大媒介,医生通过医生品牌塑造提高影响力,患者寻找品牌效应强的医生正成为行业风向。
总体来看,医生越来越依赖数字技术为自己的医学工作服务,这种趋势已显而易见且不可逆转。医生建立个人品牌的意识在逐渐增强,同时渴望提升阳光收入,而数字技术为此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在多点执业、分级诊疗等医改政策的影响下,未来或将有更多医生接受并尝试通过互联网开展医疗互动和服务。
医生建立独立个人品牌IP已是大势所趋,尤其是高年资的主治及副主任医生,他们具备医疗服务意识和能力、愿意尝试多样化的互动形式、渴望打造自己的品牌。
当医改进入“深水区”,医生将更多趋向多点甚至自由执业,品牌的建立变得很有必要。
医生群体意识集体迁移,医生逐渐加强医患互动,而医患互动恰恰是进一步增加阳光收入的途径之一。调研数据显示,医学知识和讯息、医学文献/数据搜索、医学专业工具、医学继续教育、业内沟通交流、医患互动、阳光收入,七大活动占据了医生主要的医学相关上网时间。
其中,阳光收入,在2017年调研中首次出现,成为医生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
在未来的医生品牌塑造中,我们认为有以下要点:
通过大众媒体渠道宣传,所能影响的受众很大,但是带来的病人恰恰是最分散的,真正含金量高的病人并不是很多。通过自身的专业平台,也许需要慢慢经营,但可能得到的是更有针对性的病人。所以不一定非要局限于哪一种途径。
以前通过传统媒体的方式,来沉淀自己的品牌。在互联网+的时代则更需要精准的建立品牌,并且要强调速度。这种品牌的精准程度,主要体现在专长的精准和患者的精准两个方面。
1.专长的精准;医生对于学术、临床的选择一定要聚焦后再广泛, 学会舍弃,对自己的标签要特别明确,特点显著。
2.患者的精准;医院宣传的范围是广泛基础上的大众,而医生个人 工作室面对的是窄众;大型医院的营销和传播更看重拓展新患者,是多对多的近乎无限拓客模式,而对医生个人品牌来说,是一对多的有 限模式,在达到一定的诊疗限制后,更多的考虑是维护患者关系和患 者份额销售。影响力的扩大依赖于熟患者的口碑传播。
文 | 郝瀚
微信 | hhaaa_bio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投稿请联系微信:q19930797
★ Rock Health和StartUp Health数据总结2019,全球数字医疗融资总额下降
★ 应对疫情的中国速度,9天推出17款快速检测试剂盒,创新支付也在行动
★ 医健领域6大趋势
★ 天境生物纳斯达克上市!动脉网独家专访臧敬五博士等主创团队